【RTHK】【香港風物誌:活於太平山下的薄扶林村】


香港開埠至今雖只有百多年,但其歷史可遠溯至宋明。特別嘅地理位置同經歷,造就咗香港獨有嘅社會文化。佢既係中國嘅南大門,直接接觸西方文化,亦深受中國五千年傳統影響,發展同保存咗華南典型嘅文化特色。今天,香港雖然成為咗國際大都會,但歷史痕跡喺城鄉里巷仍然處處可尋,多項物質及非物質遺產都得以保留,傳承下去。

薄扶林村係港島南區一條擁有二百多年歷史嘅鄉村,早喺清嘉慶年間 (1819) 嘅《新安縣志》已有薄鳧林嘅記載,後來因為牛奶公司選址薄扶林建立牧場,提供大量就業職位,再加上巴黎外方傳教會嘅療養院同印書館,令到薄扶林村嘅人口急升,亦培育出薄扶林村獨有嘅生活文化特色。

隨住時代更迭,社會發展,薄扶林村亦無可避免面對政府收地嘅危機,於是村民開始團結組織起嚟,守護呢一條港島歷史最悠久嘅鄉村。

2009年成立,主力推動薄扶林村及週邊古蹟嘅保育運動。村民蕭昆崙同黃廣長都係小組核心組員,透過建立香港第一個社區檔案館,舉辦導賞團同各種各樣唔同嘅文化活動,加深香港人對薄扶林村嘅了解同認識。薄扶林村更獲「世界文物建築基金會」列入2014年監察名單。

薄扶林村內,五花八門嘅建築材料,看似雜亂無章嘅住屋排列,其實正好反映着村民嘅生活智慧。建築師潘浩倫指出,由於地少人多,為咗配合生活需要,薄扶林村民發揮佢哋嘅生活智慧,盡用空間同物料,去建立自己嘅家園,因而形成咗薄扶林村嘅獨有建築特色。

2017年,保育小組更向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申請,舉辦「薄扶林村社區檔案傳承文化經驗分享」計劃,透過唔同形式嘅活動,讓唔同學校、唔同年齡嘅學生一齊,更深入了解呢條甚具人情味嘅老村。

薄扶林村不單係一條歷史村,亦係一個「活着」嘅小社區。

薄扶林村不單係薄扶林村民嘅鄉村,亦係屬於香港人嘅歷史見證。

▼ 活於太平山下的薄扶林村



Comments